Linda Chen Art 陳岳琳
  • Home
  • Bio & CV
  • Art Work
  • Sketchbook
  • ​Writing | 畫說人生
  • Events
  • Contact
  • Home
  • Bio & CV
  • Art Work
  • Sketchbook
  • ​Writing | 畫說人生
  • Events
  • Contact

​"我們藉寫作而品嚐人生兩回, 在當下和回顧過往."
"We write to taste life twice, in the moment and in retrospect."  ​— Anais Nin

​

​畫說人生 | Writing

I write about my personal life experiences and how they relate to my art.  Most of my writing is in Chinese (some translated into English).  For blog updates via Facebook, follow me here.

從我的畫作延伸,寫下我的人生經歷。
​若想用臉書追蹤閱讀“畫說人生”請由此進。

March 31, 2016

31/3/2016

Comments

 
​畫說人生 – 8

用英文寫藝術家創作自述(artist statement), 是我走入藝術現實裡最感到頭疼的事之一! 我個人因為進入這領域晚, 專業訓練和經驗不足, 加上早年台灣教育背景, 自己的思維總是偏於溫和中庸, 早期寫出的自述, 甚至可用不痛不癢來形容. 但在這個領域中越久, 就越悟出它的重要性. 對於許多平淡無奇, 怪誕不經或驚世駭俗的作品, 時常在讀過藝術家的創作自述後, 會產生”恍然大悟”的感覺, 就算不能引起觀者的共鳴感或同理心, 但至少會知道創作者的背景思想和動機. 就拿這次我入選的”第143屆 安大略省藝術家協會年度評審展” 為例, 它的主題是”懸掛與移(運)動” (Suspension and Motion) 我為何會將我在”霓裳羽衣”展中的這幅畫與這主題相聯呢? 我在限英文七十字數中是這樣寫的: 我的畫”裁織一個夢想”表達了我對於不同時間與記憶中密不可分的感覺. 身為一個第一代新移民與養育兩個在西方環境長大的女兒, 我每天都在東西方文化與新舊兩代交替的漩渦中衝撞著, 在面臨新價值觀的自我調整時, 我的思維依舊深植於台灣的傳統文化. 這種在相異時空文化擺盪掙扎的經驗, 就如主題所述: 懸掛靜止與運動變遷似乎不能是同時存在的狀態, 然而, 對我來說 並非如此, 他們是可以並存相依的.
寫創作自述是件很嚴肅的事, 這是我過去這五年來身為藝術家體會非常良多的一件事. (2016.3.31)
Picture
Comments

March 24, 2016

24/3/2016

Comments

 
畫說人生 – 7

清晨五點, 室內古典音樂飄揚的沉靜裡, 伴隨著室外冰雨敲打在窗上叮叮咚咚的響聲. 我貼窗望向漆黑的後院, 昨日還春寒料峭藍天白雲的大地, 竟已是撲天蓋地下了幾公分的冰雪. 我想著: 天亮後又是個讓多倫多居民叨唸不休的冷凍麻煩的白色春日吧! 這場景, 讓我想起那幾年進城上課的寒冬酷日. 清晨七點, 頂著風雪站在戶外月台等通勤火車, 任我有多眷戀溫暖的床氣, 在此刻能踏上火車都是件最幸福的事. 微亮的春晨, 與白雪相唱和, 哼著憂鬱小調, 為鐵道兩旁的枯枝乾葉披上灰灰藍藍的心情. 我, 一個駝著重包從頭包到腳引領而望的短暫旅人, 對著這片凝凍的土地發愣, 眨眼間所有的灰與藍, 雪與草, 就印在腦下. 這幅簡單的抽象畫, 就這樣形成. 名為 “冬之原” (Winter Terrain, 30X30inch,油畫) 這幅學校的作業, 曾經在多倫多科學館的一個特別展覽中展出, 現在正掛在我家入門廊下. 它記載著我人生中很特別的一個階段: 在寒冬中等待春天; 在黑暗裡期待黎明; 在辛勤中盼望收成. 而各色的藍是我的好朋友, 它安撫我的焦躁, 沉澱我的心靈, 讓我安穩辛忍的渡過一個個通學的寒冬. 而今晨在春分之後, 來這樣一場雪, 此時此刻, 我很慶幸我不再是當年那個趕火車的人, 而是可以安居溫室, 抱著貓, 喝著咖啡, 坐在電腦前, 伴著窗外冰雨聲, 看圖回憶話當年! (2016.3.24)
Picture
Comments

March 2, 2016

2/3/2016

Comments

 
​畫說人生 – 6
這麼的巧合, 弟弟岳夫和我在不同的時間和地點, 用不同的手法, 相同的留下台北獨特的鐵皮屋頂一景. 我想弟弟按下相機時, 想的不是這些違章建築物有多麼雜亂, 而是當這樣一大片的違章鐵皮屋頂, 成排成列大氣淩淩的展現時, 竟形成一種獨特的景觀, 帶著另一種亂中有序的美, 跟我當年從耕莘醫院走廊往遠處眺望時的感覺相似. 於是在陪伴父親開刀時, 靠著窗檯素描這景象, 渡過漫漫長日. 我的加拿大朋友看到這素描, 喜歡得很, 覺得台北這城市有特色. 而或許在現代重視建設台北市景的新觀點下, 這些早期四五層樓的老公寓房子的鐵皮頂, 的確可以用顏色來讓它們變得美麗有看點. 另一點是, 弟弟和我都是藝術愛好者, 我們在藝術的薰陶下有一雙敏感的眼睛. 讓我們在看景物時, 留意顏色形狀的組合與平衡. 對我而言, 這是人生的大趣味. 學藝術對務實的華人來說, 當擺在興趣這一欄, 有空才學. 但即便如此, 接近藝術, 確實讓生命開扇大窗, 窗外風景處處. 因為藝術包括繪畫,建築,設計,服裝, 等凡這世界我們所到之處, 舉目所望, 藝術無所不在. 就算是鐵皮屋頂, 也成了風景畫! (2016.3.2)
Picture
Picture
Comments

    Categories

    All
    • Bilingual Articles (Eng/Ch)
    • 來自經驗與想法
    • 我在 Toronto School Of Art 做學生
    • ​畫說人生

    Archives

    November 2021
    March 2021
    January 2021
    November 2020
    October 2020
    August 2020
    July 2020
    May 2020
    April 2020
    January 2020
    December 2019
    November 2019
    October 2019
    September 2019
    August 2019
    March 2019
    February 2019
    January 2019
    October 2018
    September 2018
    August 2018
    July 2018
    June 2018
    February 2018
    January 2018
    December 2017
    October 2017
    September 2017
    August 2017
    July 2017
    June 2017
    May 2017
    April 2017
    March 2017
    February 2017
    January 2017
    December 2016
    November 2016
    October 2016
    September 2016
    August 2016
    July 2016
    June 2016
    May 2016
    April 2016
    March 2016
    February 2016
    January 2016
    August 2014

    RSS Feed

  • Home
  • Bio & CV
  • Art Work
  • Sketchbook
  • ​Writing | 畫說人生
  • Events
  • Conta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