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da Chen Art 陳岳琳
  • Home
  • Bio & CV
  • Art Work
  • Sketchbook
  • ​Writing | 畫說人生
  • Events
  • Contact
  • Home
  • Bio & CV
  • Art Work
  • Sketchbook
  • ​Writing | 畫說人生
  • Events
  • Contact

​"我們藉寫作而品嚐人生兩回, 在當下和回顧過往."
"We write to taste life twice, in the moment and in retrospect."  ​— Anais Nin

​

​畫說人生 | Writing

I write about my personal life experiences and how they relate to my art.  Most of my writing is in Chinese (some translated into English).  For blog updates via Facebook, follow me here.

從我的畫作延伸,寫下我的人生經歷。
​若想用臉書追蹤閱讀“畫說人生”請由此進。

November 30th, 2020

30/11/2020

Comments

 
畫說人生 – 100
 
就如同現在,  時針剛剛跨過六, 大地尚未甦醒, 窗外一片漆黑寂寥 . 我擁著一室的靜謐, 一杯熱咖啡 和一個書寫的點子,  端坐在地下室的書桌前. 需要如此的安靜, 通常是我寫文章的時候. 除了一隻來去悄然無聲的貓之外, 室內是靜止的, 一點聲音都不能有. 坐在書桌前的凝止和坐在畫架前的流動, 場景是如此的不同.  寫文章和畫畫於我, 用的是腦袋不同的部位, 前者對我顯然是難多了, 而我寫的不過是與我畫作相關千字左右的小品. 話說從一場演講之後,  2016 年開年我寫下第一篇短文開始, 到2020年的今天 “畫說人生”緩步慢行, 竟也踱步來到了第 一百篇.  敲鍵盤的日子其實不多, 畫說人生是一種洄溯思考, 畫作是開始於一個點子一個主題, 然後延伸出許多線索資料, 縱橫交錯, 最後織成一個2D或3D的平面或立體呈現, 是個點線面的發展.  而我從畫作回頭說人生的故事, 則是將一個表達在畫面上的思源, 慢慢的耙梳收攏成線, 聚集成點, 反芻為文字. 一場從奔放的感性收納為邏輯理性的運作.  因此我須要完全的專注思索與推敲.  許多篇章我是先寫在紙本上, 有時在家中也常常在咖啡店裡, 但是最後的完稿 則是在電腦前完成.  人生中的點滴回憶, 畫作與文字, 像人生的計時沙漏中流入底層的沙, 填滿過去, 對自己有了交待. 很感謝筆與紙帶給我的力量與光明, 無論是畫或寫,  親近圖像文字都是一種安定與自省, 讓我往內心走去. 在這網絡資訊爆炸與無所不在的強迫推銷,  這樣安靜踏實的一小塊心田淨土, 能滋養出清澈思源.  寫到這第一百篇, 正逢一個疫情肆虐不太平的2020年底, 感觸更是良深.
 
在”畫說人生”的臉書專頁上我引用  “ 我們藉寫作而品嚐人生兩回, 在當下和回顧過往”  (We write to taste life twice, in the moment and in retrospect. - Anais Nin) “畫說人生-100” 一路寫來的風景, 感謝一直與我共享的親朋好友與不認識的臉友們, 百篇的畫中故事, 百遍的人生品嚐, 滋味無窮, 的確如此!  (2020.11.30)
Picture
Comments

November 02nd, 2020

2/11/2020

Comments

 
畫說人生 – 99
 
中秋之後, 在北國, 從觸目所及的楓華燦爛到繁華落盡, 約莫就是跨過感恩節到十月底的萬聖節, 緊接著日光節約結束, 天地間已然變了一個色調.  十一月沒了十月的秋陽楓彩, 是秋風霜寒滿地碎葉, 黑夜取代白晝的月份,  這深秋上了人心 成了個”愁”字!  帶著對晚秋感嘆,  這時探秋別有一番風味. 林子裡原本蓊鬱遮天的大樹, 這下慷慨的讓出空隙, 讓陽光從天而降, 彷彿給滿地失去光彩的枯葉最後一點親吻, 做為雪蓋大地前的告別. 林道旁比人高的密密葉叢, 隨著氣溫不斷下降, 凍得面目蒼白乾澀枯黃, 逐日的彎腰低頭氣盡, 最終臥倒在地相擁而眠.   葉子落盡, 樹叢躺下, 林道一下子明朗開闊起來,  抬頭即是天光雲影共舞,  路旁原本綠油油的各種植物, 開始變色結子枯竭, 搖身一變有了另一種風貌, 如一場嘉年華個個戴上了秋的面具, 令我著迷.  

想起兩年前, 到林子散步時我隨手撿拾或順手折下帶回家的植物, 加上自己院裡的蔬果花草, 用手繪與毛筆小楷記錄下它們的形貌顏色, 在一條條的棉紙上.  從中秋到立冬畫了五十張紙共 十九種植物.  用了野外斷落的不同粗細枯枝, 沾著墨汁描繪輪廓, 用水彩上色 ,再用幾行感言, 竟是一派瀟洒輕鬆不拘泥!

中秋之後自然之美, 在紙筆與心念之間串聯.  這過程不同以往幾個棉紙手繪中規中矩的方式,  樹枝不是毛筆,  碰到水墨並不聽話, 分裂的枝頭是不服從的寵物, 總是有些意見, 騷動不止.  手下難以掌控的木枝夾帶欲滴的水墨, 在棉紙上脫韁而行, 偏離了軌道規範, 帶來一點驚奇探險.  初步時我的小心奕奕, 逐漸被心領隨意取代. “中秋之後” 體會了我無法掌控手中的工具,  就當跳雙人舞, 相互帶領進退流轉, 墨水滴就滴吧, 配合著我就撒下幾抹水彩. 眼下一條條的白棉紙上沒有什麼是絕對的, 總是有意外狀況, 就如我們腳下無法預期的人生, 走著一條又一條高低起伏的路.  
​
冬至到, 霜降雪落, 遂收起枝條水彩墨汁, 如往例將五十張紙條貼在客廳牆面照像記錄.  這面牆幾年來陸續貼上過幾百張紙條,  我五十歲以後的許多生命故事, 都在一牆的紙筆下娓娓道來.  行至 秋天的我的人生, 希望如這面牆上”中秋之後”的筆下體悟, 更為成熟自在無罣礙! (2020.11.2於第一場雪下來) 
Picture
Comments

    Categories

    All
    • Bilingual Articles (Eng/Ch)
    • 來自經驗與想法
    • 我在 Toronto School Of Art 做學生
    • ​畫說人生

    Archives

    November 2021
    March 2021
    January 2021
    November 2020
    October 2020
    August 2020
    July 2020
    May 2020
    April 2020
    January 2020
    December 2019
    November 2019
    October 2019
    September 2019
    August 2019
    March 2019
    February 2019
    January 2019
    October 2018
    September 2018
    August 2018
    July 2018
    June 2018
    February 2018
    January 2018
    December 2017
    October 2017
    September 2017
    August 2017
    July 2017
    June 2017
    May 2017
    April 2017
    March 2017
    February 2017
    January 2017
    December 2016
    November 2016
    October 2016
    September 2016
    August 2016
    July 2016
    June 2016
    May 2016
    April 2016
    March 2016
    February 2016
    January 2016
    August 2014

    RSS Feed

  • Home
  • Bio & CV
  • Art Work
  • Sketchbook
  • ​Writing | 畫說人生
  • Events
  • Conta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