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da Chen Art 陳岳琳
  • Home
  • Bio & CV
  • Art Work
  • Sketchbook
  • ​Writing | 畫說人生
  • Events
  • Contact
  • Home
  • Bio & CV
  • Art Work
  • Sketchbook
  • ​Writing | 畫說人生
  • Events
  • Contact

​"我們藉寫作而品嚐人生兩回, 在當下和回顧過往."
"We write to taste life twice, in the moment and in retrospect."  ​— Anais Nin

​

​畫說人生 | Writing

I write about my personal life experiences and how they relate to my art.  Most of my writing is in Chinese (some translated into English).  For blog updates via Facebook, follow me here.

從我的畫作延伸,寫下我的人生經歷。
​若想用臉書追蹤閱讀“畫說人生”請由此進。

June 25, 2016

25/6/2016

Comments

 
畫說人生 – 14

這一牆用黑墨與水彩組合成的有趣感性的作品, 每一張紙, 記載一個時刻一種心情一點言語,在悲傷的時日和沉默的屋下, 陪伴著我與父親渡過我們父女最後一段日子和永世的情緣. 父親離世後, 我把它們從我多倫多家的牆上取下打包收起, 就此告別一段我無法承擔的回憶. 這是個蒼蒼衰弱白髮的老人, 對他壯年兒子不告而別去, 痛不欲生的思念歲月; 和一個妹妹,對一位親愛的兄長和一輩子的知己的無限懷念. 我們再也拾不回以往的心情, 我與父親每每相對無言, 只任他手上一支支煙燒盡再燃起, 他沙啞的聲音被煙塵阻塞, 他喪子之心, 無法表達, 此時, 沉默是唯一的語言. 我畫了東西, 父親也了無興趣說點什麼, 我只好自畫自說. 其中, 有父親兩天所吸的三十三根香煙蒂; 有女兒從日本帶給他的珍貴雪茄; 有新店溪畔的醡醬草; 有父親愛吃的巧克力; 有陽台上被我們摘來炒蛋的苦瓜. 最珍貴的是我為父親側面的速寫 : “我跟父親說, 你反正什麼都不做, 就讓我畫你吧! 十分鐘不到畫完了, 他也開始打盹. 一個固執老者的側寫. ” 我說爸你簽個名吧! 他很認真的, 用他滿是斑點縐紋危危顫顫的手, 寫下"陳文謙"三個漂亮的字. 我們兩相視而笑, 父親暗然神傷的眼睛卻還是灰白的. 畫中我為父親開刀後出院後沖的第一杯綠茶, 也成了我們父女在一起的最後一次對飲. 我知曉哥哥走後的日子不復以往, 與父親我也無法再繼續黑墨白紙的對話. 人生在灰暗的時候, 何不去尋找一點顏色? 我於返台時在皮箱中順手放進一小盒水彩. 我還記得我把水彩取出時, 父親笑笑的說: 你這回又要畫什麼了? ”沉默的對話”, 餘音遼繞, 久久不散! (6.24.2016- 寫於父親逝世一週年)
Picture
Comments

June 21, 2016

21/6/2016

Comments

 
畫說人生 – 13

這一張張的”對話”近來像片片野雲, 隨機飄進我的思緒, 時聚時散帶來回憶. 那是段陪伴中風後老父的日子. 每一張白棉紙上的黑墨都緩緩靜靜的訴說著一個小故事, 大部份的小東西都屬於父親生前居住的新店那三面環山的小公寓裡的. 因為速寫這些小物, 我們兩人總會聊一聊這眼前筆下小物的由來, 有母親小姐時代就有的木製小珠寶盒; 有父親充滿煙草味的老煙斗; 有二叔一杆進洞的紀念品; 還有我二十二歲時從西班牙幫父親帶回來的銅製隨身煙灰缸. 有眼前父親極排斥的柺杖和綁著小鈴的零錢包, 還有許許多多我從櫃子屋角信手拈來就畫的東西. 當年我走出台北和平東路的國泰棉紙行時, 推銷這零頭紙張給我的店員, 絕想不到那刀才兩百台幣的畸零紙, 可以發展成這樣一個長而遠的藝術篇章. 白紙黑墨, 沒有計劃, 只有眼前, 簡單無拘, 伴著父親頸部化療過的乾啞聲音, 娓娓道來許多我所未曾聽過的故事, 或許對父親而言我就像個好奇的小女孩. 而有的故事竟是這樣的遙遠, 桌子另一邊的父親變成個陌生的老者, 在我面前睹物思情回憶過往緬懷美好. 這是我們父女在陌生了四十多年後珍貴的共處時刻! 因為陌生, 我們曾經如此尷尬沉默; 也因為陌生, 我們收起成見固執重新認識對方. 這筆錄般的串聯我們父女的短暫幾十分鐘, 當時是平靜溫暖的, 現在回想, 竟是令我無限懷念. 跑了幾趟台灣, 畫完小東西我就畫父親喜歡吃的食物零嘴. 這樣的一條條紙張, 我前後兩年多, 在父親家和多倫多的自家, 畫了兩百張整, 在牆面上張貼得滿滿的, 甚是壯觀. 而從我開始畫第一張時, ”對話”這二字就自然的浮上我的腦際, 因為還有什麼比這更貼切的呢? (6/21/2016)
Picture
Comments

    Categories

    All
    • Bilingual Articles (Eng/Ch)
    • 來自經驗與想法
    • 我在 Toronto School Of Art 做學生
    • ​畫說人生

    Archives

    November 2021
    March 2021
    January 2021
    November 2020
    October 2020
    August 2020
    July 2020
    May 2020
    April 2020
    January 2020
    December 2019
    November 2019
    October 2019
    September 2019
    August 2019
    March 2019
    February 2019
    January 2019
    October 2018
    September 2018
    August 2018
    July 2018
    June 2018
    February 2018
    January 2018
    December 2017
    October 2017
    September 2017
    August 2017
    July 2017
    June 2017
    May 2017
    April 2017
    March 2017
    February 2017
    January 2017
    December 2016
    November 2016
    October 2016
    September 2016
    August 2016
    July 2016
    June 2016
    May 2016
    April 2016
    March 2016
    February 2016
    January 2016
    August 2014

    RSS Feed

  • Home
  • Bio & CV
  • Art Work
  • Sketchbook
  • ​Writing | 畫說人生
  • Events
  • Conta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