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da Chen Art 陳岳琳
  • Home
  • Bio & CV
  • Art Work
  • Sketchbook
  • ​Writing | 畫說人生
  • Events
  • Contact
  • Home
  • Bio & CV
  • Art Work
  • Sketchbook
  • ​Writing | 畫說人生
  • Events
  • Contact

​"我們藉寫作而品嚐人生兩回, 在當下和回顧過往."
"We write to taste life twice, in the moment and in retrospect."  ​— Anais Nin

​

​畫說人生 | Writing

I write about my personal life experiences and how they relate to my art.  Most of my writing is in Chinese (some translated into English).  For blog updates via Facebook, follow me here.

從我的畫作延伸,寫下我的人生經歷。
​若想用臉書追蹤閱讀“畫說人生”請由此進。

June 24th, 2017

24/6/2017

Comments

 
畫說人生 – 47
 
父親離世兩年, 我時常念起他中風後我回台灣陪伴他的時光. 無論他生前我們親子關係如何複雜難解,  我們在那段時間內互相努力調適, 就像共赴一趟奇異旅行並留下一本相簿供日後翻閱回憶. 中風後的父親不愛照像, 但我若速寫他是樂意見到的, 可能是紙與筆下他所見到的不是他真正的面貌, 焦聚模糊有點距離, 更像是別人的現實人生. 所有為父親日常生活速寫裡, 這是我最喜歡的兩個畫面.  難得出冬陽的午后, 我找足藉口約父親到大樓中庭花園走走 曬太陽和路過鄰居管理員閒聊幾句. 但這些招數在他情緒低落時也並不管用. 我最常用的理由是, 爸,你帶著煙陪我下樓去看魚喝咖啡… 於是我去街坊採買雜貨, 順路回家時便端上兩杯拿鐵和甜食與在中庭等我的父親 坐下來聊聊. 中庭有個圓形魚池, 養著烏龜和錦鯉數條. 交待撐單腳拐杖的父親繞著魚池走幾圈,運動逐漸萎縮的腿,  通常他都隨便敷衍我, 沒人能要他服從任何指令. 倒是他對池中的生物如數家珍. 正午的暖陽曬在我與父親的背上 ,將我和父親身影投射在石板地上, 沒有面貌 只有神似. 我就在這情境下, 用自來水毛筆勾勒出我們父女身影 ,與距離外坐在水泥花臺邊的父親. 猶在眼前,筆尖下的父親,悠悠的抽著煙, 想著或不想著他的戲劇人生, 看得出父親當時是幸福的心情. 兒女們的孝心, 讓一個中風獨居老者有所依. 在父親的想法裡, 老去是一件與衰敗不相連的事, 而壯年的我, 也天真的以為是這樣. 體會不到這只是接下來一連串惡夢的開始! 衰老是從每一個細胞每一條血管開始, 像房屋的每一塊磚每一條管路壞朽然後傾圮, 崩塌! 煙抽夠咖啡喝完太陽曬暖了, 我跟父親說, 走吧,回家! 我弄好吃的給你吃! 他點頭起身緩步慢移, 我隨侍在側, 手上還大包小包. 園丁經過, 望向我們, 親切的問父親: 你好! 陳先生, 啊這是你新來的看護嗎? 父親輕輕揮出拐杖, 好氣又笑著斥道: 亂來! 這是我女兒啦! 特地從加拿大回來陪我! 接著又細聲說: 哪來的看護能氣質這麼好的!  一個驕傲老人喃喃的自語, 隨著清風吹進我耳朵, 彷彿在說給我聽. (2017.6.24 於父親逝世兩周年)
 
Picture
Comments

June 17th, 2017

17/6/2017

Comments

 
畫說人生 – 46
 
我始終記得這是我的第一幅人像油畫.  來加拿大的第一個春天,租來的半獨立屋公共後院的紫丁香盛開, 讓九歲的大女兒在花下留影. 幾年後, 我提著這張上了幾堂油畫課就完成的這張畫像去藝術學院面談, 兩位老師看過所有作品後問我: 妳已經畫得比許多我們這裡畢業的學生還好, 為什麼還要來唸?  總之, 一個小時後我走出大樓, 白襯衫已被汗水微微透濕. 同年九月, 畫中女孩離家去念大學, 我也註冊成為學生, 開始我的中年通學生涯. 四年後, 我們兩人同時畢業拿到學位. 在我畢業時, 女兒寫了一張卡片給我, 封面的米老鼠蹦跳的說: 我就是想告訴你… 翻開內頁, 女兒簡單流暢的文字, 讀得我淚留滿面! 當年我如何回答老師的問題,  印象已模糊也不重要. 就如同當年我努力想得到的那張證書, 現在再看也變得遙遠不重要. 對我最重要的是, 一直夾在我電腦桌旁,當年女兒寫的這張米奇卡片, 開頭與結尾: “媽咪, 我只是要告訴妳, 我對於妳過去幾年完成的事有多麼的驕傲….謝謝妳做為一個了不起的母親, 藝術家, 朋友和人! 最後 Way to go! “ 尋夢的路上, 我們都跌跌撞撞磕磕碰碰, 在與別人的路交錯時, 我們或許同行一段, 或許點頭示意. 希望我們在欣賞品味沿途風光, 揮汗灑淚的同時, 自己也能成為別人眼中一道風景. 光陰的洗禮, 改變著人們. 畫中的女孩已不復當年羞澀的模樣, 她的人生道路曾經佈著荊棘石塊, 考驗著她的心智與意念 . 我或許曾是她眼中一點風景啟發了她.  如今, 她的人生態度影響著步入後壯年期的我,  她最常跟我說的話是: 媽媽, 有什麼能阻止妳追尋夢想呢! 和, 我愛妳! (2017.6.17, 寫於六人畫會喜福繪台灣耆老人像畫展期間) 
Picture
Comments

June 04th, 2017

4/6/2017

Comments

 
畫說人生 – 45
 
生命中我們刻意想擁有的東西常轉身即消失, 而無意留下的卻伴隨我們良久. 這四張小畫, 使用的是同一個小巧的玻璃酒杯, 上面印著Cathy Pacific國泰航空的字樣, 在我的櫃中已近三十年. 當年和退伍後的弟弟,相偕去香港三日兩夜遊, 是現今台灣壯年人當時標準的享受中西美食和免稅購物瞎拼之旅. 記不得什麼原因了, 我們兩個年輕人,被糊里糊塗的升等到商務艙. 土包子一樣, 覺得商務艙一切都好精緻啊! 早些年的世界, 資訊不發達, 仇恨比較少, 隨處皆安全. 機艙裡用的刀叉都還是不鏽鋼, 用的是玻璃杯. 我不喝酒, 但看著這麼秀珍小巧的高腳玻璃杯, 愛不釋手! 空姐走過兩巡後, 我實在忍不住, 輕聲問, 我是否可以”收藏”這小酒杯? 善解人意的空姐瞇起眼, 微笑的對我說, 這種事, 妳可以做但不可以說. 然後就翩翩然走開了. 於是我懷著一點羞愧, 悄悄的用紙巾包起酒杯放入背包裡.  飛機才起飛沒多久, 怎麼就開始降落, 原來坐商務艙飛得快些啊! 匆匆三天轉眼回台, 弟弟與我在機場分道揚鑣後, 我回到家他打電話來, 問個沒頭沒腦的問題, 姊,你有看到我把行李箱放進後車廂吧??? 以為眼花, 他回到住處, 打開後車廂竟空無一物, 新買的箱子和裡面所有東西整個憑空消失. 我們推測, 就在他半路停在公司停車場十分鐘內, 後車箱就被盜空, 當下如夢境一切不真實! 我最後安慰他, 幸好你全身都穿著新衣, 否則真是血本無歸, 徒剩回憶與身上的多出的幾斤肉.  依然記得當年我們整裝走進半島酒店大廳喝咖啡聽現場演奏, 至於買了什麼完全沒印象.  如今畫這國泰航空的玻璃酒杯, 喚起往事.  而我記住的不僅是這杯子與箱子的軼事, 還有在小提琴悠揚盤旋, 螢幕上出現的國泰航空當年廣告詞”胸懷千萬里, 心事細如絲”, 經典的兩句,我至今牢記, 並成為我多年來做人處世的自我期許. (2017.6.4)
 
Picture
Comments

    Categories

    All
    • Bilingual Articles (Eng/Ch)
    • 來自經驗與想法
    • 我在 Toronto School Of Art 做學生
    • ​畫說人生

    Archives

    February 2025
    March 2023
    November 2021
    March 2021
    January 2021
    November 2020
    October 2020
    August 2020
    July 2020
    May 2020
    April 2020
    January 2020
    December 2019
    November 2019
    October 2019
    September 2019
    August 2019
    March 2019
    February 2019
    January 2019
    October 2018
    September 2018
    August 2018
    July 2018
    June 2018
    February 2018
    January 2018
    December 2017
    October 2017
    September 2017
    August 2017
    July 2017
    June 2017
    May 2017
    April 2017
    March 2017
    February 2017
    January 2017
    December 2016
    November 2016
    October 2016
    September 2016
    August 2016
    July 2016
    June 2016
    May 2016
    April 2016
    March 2016
    February 2016
    January 2016
    August 2014

    RSS Feed

  • Home
  • Bio & CV
  • Art Work
  • Sketchbook
  • ​Writing | 畫說人生
  • Events
  • Conta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