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da Chen Art 陳岳琳
  • Home
  • Bio & CV
  • Art Work
  • Sketchbook
  • ​Writing | 畫說人生
  • Events
  • Contact
  • Home
  • Bio & CV
  • Art Work
  • Sketchbook
  • ​Writing | 畫說人生
  • Events
  • Contact

​"我們藉寫作而品嚐人生兩回, 在當下和回顧過往."
"We write to taste life twice, in the moment and in retrospect."  ​— Anais Nin

​

​畫說人生 | Writing

I write about my personal life experiences and how they relate to my art.  Most of my writing is in Chinese (some translated into English).  For blog updates via Facebook, follow me here.

從我的畫作延伸,寫下我的人生經歷。
​若想用臉書追蹤閱讀“畫說人生”請由此進。

April 30th, 2017

30/4/2017

Comments

 
畫說人生 – 39
 
模擬名畫裡人事物姿勢與擺設的現代照片, 這陣子在臉書Facebook上頗為盛行. 想起約十年前也曾因為學院裡作業的規定, 拿名畫開個可愛的小玩笑! 這樣內容似是而非的兩張照片擺在一起引起的趣味,的確讓人莞薾. 當時我的想法是: 要完全模仿原作很難, 要有些創新或顛覆卻來得容易. 達文西的名畫”抱銀貂的女人”(Lady with an Ermine) 十六歲的女主角側身雙手抱著名貴寵物, 一隻毛皮豐潤的銀貂, 望向他方. 深色的背景, 襯托出女孩的時髦打扮和溫柔高雅.  畫面凝結細膩, 引人遐思. 我家沒有一隻小銀貂, 但有一隻名為潘妮(Penny)頭大如盆的黃金獵犬. 深色佈景太沉與一條大黃狗顯得不對頭, 便換成起居間裡明亮熱鬧的窗簾做背景. 當年小女兒約莫就是十六七歲,  仿畫中女主角的打扮,挽起長髮戴上雙層項鍊, 打直身板擺上姿勢, 同樣側身,雙手托起傻狗潘妮的頭, 望向側前方. 這照片單獨看有些令人摸不著頭緒, 但擺在我模擬的名畫旁就是另一番體會. 這張多了我自己思維下所產生的溫暖氳黃,同中求異的鏡頭, 雖然走著二十一世紀現代風, 也隱然有了名畫裡的古典韻味. 對我而言, 其間最大的樂趣在於計劃和執行的過程, 仿得有多像成了其次了!  “抱銀貂的女人”畫中女孩的人生,被定格在永遠的十六歲, 流傳後代五百年.  我的仿名畫作業鏡頭裡的後續, 是活色生香的真實故事. 鮮黃色的窗簾布, 幾年後被我換成素雅的淡藍色, 大狗潘妮離開我們多年後,來了一隻貓咪卡夫卡. 我的鏡頭下捧著狗的女主角, 後來去了英國進修, 成了聖雄甘地的校友. 最意想不到的是,現今橫掃世界大行其道的臉書Facebook, 當年沒沒無聞, 才正要蓄勢待發! (2017.4.30) 
Picture
Comments

April 26th, 2017

26/4/2017

Comments

 
​畫說人生 – 38
 
一直想為這幅油畫寫些什麼…..許久以前母親與我曾討論過茶花之美. 我們各有所好, 共同點是, 單瓣的茶花婉約秀麗, 多瓣的茶花華麗端莊.  第一時間我對茶花印象深刻是來自於法國作家小仲馬寫的小說”茶花女”.  當時年紀小, 對於複雜糾葛的法國社會階級與男女情愫自是無法同理了解, 但對於淒美無奈的結局印象深刻. 女主角出現時總是帶著一束茶花, 因而名為茶花女. 在日本茶花樹隨處可見. 在銀閣寺外入院走道兩旁, 高兩層樓的茶花牆花與葉緊密平實的被修整成一堵高牆, 是百年的細心維護, 令我讚嘆不已. 記得母親與我喜歡的茶花不同但歡喜其特質則一致. 屬於灌木的茶花很有趣, 看似熱鬧結羣開滿整棵樹, 但亦可孤賞, 常常被剪下單枝 挺直的倚站在花器上. 它們有種寵辱不驚的瀟灑.  茶花的種類極為繁多, 我最驚豔的茶花就是這畫中所畫的鮮紅與純白相間的單瓣茶花, 中間耀眼的伸出一束鮮黃花蕊, 被如蠟的藍綠色葉子捧托著, 美麗中顯得英挺怡然, 剛柔並濟. 茶花花季極長, 而它的凋零也很特別, 不似擎天木棉般壯烈落地, 也不似玫瑰花消魂玉損, 常常不等花枯萎還帶著殘顏, 便瀟脫的從樹枝剝離墜下, 一路迤邐為大地增添些許美麗與哀愁.  當年畫這幅油畫是任性而為, 沒有考慮太多即下筆. 十多年轉眼過, 這株茶花依舊在畫布上綻放著, 時光不曾為它留下什麼. 而畫它的人, 被生命裡的風風雨雨吹掃得困頓疲憊. 當年愛它的嬌艷蓬勃, 如今欣賞它的瀟洒豁達…..畫裡畫外,人間一瞬! (2017.4.26)
Picture
Comments

April 14th, 2017

14/4/2017

Comments

 
畫說人生 – 37
 
有時候你會懷疑, 不知不覺中渡過的歲月到底帶給妳什麼改變? 前兩天在旅行後的時差中畫了幾枝金魚草,  三個星期不拿筆的生澀自己知道, 結果差強人意,沒做多大修改就定案了. 今晨在電腦中找出照像留稿,同樣是金魚草 的老畫, 一張畫於1984或更早的水彩畫. 掐指一算,至少相差33年! 當下心中有點駭然! 走了這麼長一段藝術學習之路, 怎麼不覺得自己有什麼進步! 當年唸大學時, 每週日幾小時在梁丹丰老師的快樂畫室畫的水彩畫, 現在看來也是很不錯的.  回想當時十八歲的自己, 和二嬸走入座落於永和一個兩層樓有院子的小房,  見到梁丹丰一襲旗袍的瘦高身影, 正懸腕揮毫教授國畫, 心裡既興奮又怯然. 我就從什麼都搞不清開始, 拿鉛筆畫素描, 拿饅頭皮當橡皮擦, 畫黑白畫許多個月後, 才進入水彩初級班. 記得和弟弟兩人,在週日大清早要趕公車, 坐一個多小時才會到永和. 往往過了中午兩三點才會回到家, 兩人常窩在沙發上就累翻昏迷沉睡. 這樣跑了三四年,一直到我畢業就職後太忙碌而停擺. 臉書連上大學同學後, 去年同學翻出老照片, 許多郊遊踏青的鏡頭中都沒我的身影, 同學說奇怪, 妳都在哪兒? 我其實哪兒都沒亂跑, 而是乖乖的提著袋子去快樂畫室,做一件至今都還讓我很快樂的事. 這些青春的回憶,在二嬸每年過世的日子前後, 都會浮上腦際. 二嬸是我走入藝術殿堂的前導者! 許多許多年後, 遠隔重洋病中的她告訴我, 她喜歡看我在臉書上分享的創作與文章, 是我的忠實粉絲. 我想到她於忙得不可開交的志工生活裡, 在廚房的一角立個畫架, 即便是畫幾朵小花, 也深深享受那平靜滿足的短暫時光. 我的畫筆歲月,在思念二嬸裡一言難盡! (2017.4.14)
Picture
Picture
Comments

    Categories

    All
    • Bilingual Articles (Eng/Ch)
    • 來自經驗與想法
    • 我在 Toronto School Of Art 做學生
    • ​畫說人生

    Archives

    November 2021
    March 2021
    January 2021
    November 2020
    October 2020
    August 2020
    July 2020
    May 2020
    April 2020
    January 2020
    December 2019
    November 2019
    October 2019
    September 2019
    August 2019
    March 2019
    February 2019
    January 2019
    October 2018
    September 2018
    August 2018
    July 2018
    June 2018
    February 2018
    January 2018
    December 2017
    October 2017
    September 2017
    August 2017
    July 2017
    June 2017
    May 2017
    April 2017
    March 2017
    February 2017
    January 2017
    December 2016
    November 2016
    October 2016
    September 2016
    August 2016
    July 2016
    June 2016
    May 2016
    April 2016
    March 2016
    February 2016
    January 2016
    August 2014

    RSS Feed

  • Home
  • Bio & CV
  • Art Work
  • Sketchbook
  • ​Writing | 畫說人生
  • Events
  • Conta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