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da Chen Art 陳岳琳
  • Home
  • Bio & CV
  • Art Work
  • Sketchbook
  • ​Writing | 畫說人生
  • Events
  • Contact
  • Home
  • Bio & CV
  • Art Work
  • Sketchbook
  • ​Writing | 畫說人生
  • Events
  • Contact

​"我們藉寫作而品嚐人生兩回, 在當下和回顧過往."
"We write to taste life twice, in the moment and in retrospect."  ​— Anais Nin

​

​畫說人生 | Writing

I write about my personal life experiences and how they relate to my art.  Most of my writing is in Chinese (some translated into English).  For blog updates via Facebook, follow me here.

從我的畫作延伸,寫下我的人生經歷。
​若想用臉書追蹤閱讀“畫說人生”請由此進。

當頭棒喝 (水彩課 / Watercolour Class)

26/8/2014

Comments

 
Picture
By Linda Chen / Watercolour on Paper + Matte Gel / 22” x 29.5”
圖中白色的方格是膠帶撕去後的痕跡, 不規則著色處有著粗糙的表面, 水彩的透明感讓這幅畫有種深邃的延伸, 讓你想往光亮處探索..

- - - - -

在很多人的經驗裡, 水彩是第一種讓我們對調色概念初步接觸的媒介. 水彩像個和藹親切有深度的智者, 讓初見面的人容易親近, 但若要了解這人, 則要用心的長期相處. 換句話說, 水彩是很兩極化的, 方便易用但同時也很難捉摸造極.

第一年上這門課我學到三件事: 第一 我由簡而繁有系統上了這課, 才知現在水彩畫可以加上許多材料媒介來增加它的變化, 這是以前我沒有的知識. 第二, 有主題的發展出一系列的作品是必要的練習. 這是我沒強迫自己做過的事. 第三, 對不了解的藝術創作過程之下的作品, 不要隨意批評, 至少對這行業裡的人.

上這門課的老師, 是個剪著一頭時髦短髮, 帶點酷味的女老師, 講話清楚有條理, 主觀而自信. 課堂一開始, 她照著課程進度講解示範, 然後學生回座位做自己的”實驗”. 回家功課雖多, 但課堂上是自在的. 老師在教室中來回穿梭, 檢視學生們碰到的問題, 或當場個人指導或向全班示範. 有些學生因交通的問題, 時常聽解完稍做停留便收包袱走人了, 隔星期再帶作品和問題回來分享.

水彩的透明清雅讓它一支獨秀, 只要有一支水彩或毛筆, 一點清水一張紙和紅黃藍基本三色的水彩料, 你就可以畫幅美麗的畫, 不論風塵僕僕旅行在外還是端坐面對一方小桌. 水彩與我們的貼近, 這不是油畫(Oil)和壓克力(Acrylic)的繁複可以比擬的. 更讓我驚訝的是, 現在的外加材料讓水彩呈現多貌變化, 突破傳統水彩畫給人們的刻板印象, 例如可增加畫面的厚度, 粗糙或細砂的觸感, 完全的留白和加上不透明的顏料等等選擇.

Picture
新學期秋季班開始, 我們使用各種媒介加入不同的畫法, 算是入門. 我印象深刻, 有堂課老師帶來瓶瓶罐罐的乾燥小昆蟲, 要大家選擇幾隻寫生, 昆蟲們顏色鮮麗, 都是她露營時收集的(已死的昆蟲, 她特別的強調). 那堂課我像個小學生忙著看各式昆蟲倒像上生物課. 作業多為小品畫作.

她在冬季班開始, 灌輸我們有計劃的發展同一主題創作的重要性. 同學們分別選擇了不同的主題, 例如:人像, 一扇門, 卡通兔子, 風景等等. 我選擇了”緞帶”. 她展示許多畫作, 有傳統的花草靜物有極現代不知形的物體, 在一系列的發展下帶給觀者震撼力. 這和用什麼材料創作無直接的關係, 而是觀念的建立. 同一主題因為藉由材料顏色構圖, 不同尺寸和角度, 多樣方式產生的創作, 帶領藝術家和觀看者走入單一主題下的不同故事裡. 我們開始用重磅數(140磅)的大張水彩紙. 挑戰性頓時提高了很多!

Picture
風格的確是件令人迷惑的話題, 尤其當你把它放在現代藝術的領域裡, 個人喜好和藝術知識最好分開表示. 清楚記得, 我和另一位朋友, 在看了某一現代畫家的畫冊, 互相交換了一個眉頭, 被這老師一眼逮見之後, 她毫不留情面的說:”妳們兩位女士, 請勿在妳們不夠了解的時候斷下評論.”說得我傻眼! 因為我可什麼也沒講! 哇! 我對這老師刮目相看. 她直言不諱, 她知道我們的眼神透露了些什麼.

但是”當頭棒喝”讓我日後逐漸開始認真的想, 我對藝術家創作動機的態度是否不夠嚴肅? 如果我要成為一個真正的藝術家, 那麼相對的我是否也應該用更嚴謹的態度去創作? 直到現在, 我還在不斷的思索這個問題.

後記:

趣事之一: 雖然腦袋被敲了一棒, 可是我又連上了這個老師教的三期壓克力畫課, 她一直是個有酷個性的好老師.

趣事之二: 在這課上我認識了一位早期由香港移民來的女士, 我一直認為有她, 英語非母語的人, 與我同班可以共同壯膽, 一陣子後我才知她是此地某大學英文系畢業生, 啞然失笑, 頓覺自己真是有眼不識泰山!

February 12, 2009

Comments

    Categories

    All
    • Bilingual Articles (Eng/Ch)
    • 來自經驗與想法
    • 我在 Toronto School Of Art 做學生
    • ​畫說人生

    Archives

    November 2021
    March 2021
    January 2021
    November 2020
    October 2020
    August 2020
    July 2020
    May 2020
    April 2020
    January 2020
    December 2019
    November 2019
    October 2019
    September 2019
    August 2019
    March 2019
    February 2019
    January 2019
    October 2018
    September 2018
    August 2018
    July 2018
    June 2018
    February 2018
    January 2018
    December 2017
    October 2017
    September 2017
    August 2017
    July 2017
    June 2017
    May 2017
    April 2017
    March 2017
    February 2017
    January 2017
    December 2016
    November 2016
    October 2016
    September 2016
    August 2016
    July 2016
    June 2016
    May 2016
    April 2016
    March 2016
    February 2016
    January 2016
    August 2014

    RSS Feed

  • Home
  • Bio & CV
  • Art Work
  • Sketchbook
  • ​Writing | 畫說人生
  • Events
  • Conta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