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da Chen Art 陳岳琳
  • Home
  • Bio & CV
  • Art Work
  • Sketchbook
  • ​Writing | 畫說人生
  • Events
  • Contact
  • Home
  • Bio & CV
  • Art Work
  • Sketchbook
  • ​Writing | 畫說人生
  • Events
  • Contact

​"我們藉寫作而品嚐人生兩回, 在當下和回顧過往."
"We write to taste life twice, in the moment and in retrospect."  ​— Anais Nin

​

​畫說人生 | Writing

I write about my personal life experiences and how they relate to my art.  Most of my writing is in Chinese (some translated into English).  For blog updates via Facebook, follow me here.

從我的畫作延伸,寫下我的人生經歷。
​若想用臉書追蹤閱讀“畫說人生”請由此進。

拼貼 + 混媒 = 藝術? (混合媒介藝術 / Exploring Mixed Media)

26/8/2014

Comments

 
Picture
By Linda Chen / Mixed Media on Paper / 23”x36”
這張一角被撕破的紙上, 有數個模特兒素描和紙張剪貼, 有墨汁畫出的線條, 壓克力彩繪, 碳筆抹塗. 幾分鐘的時間的創作沒什麼太多思索, 只有緊湊與直覺, 卻是我印象中最喜歡的一堂課.

- - - - -

只因為不想上原本報名的課, 又不想浪費下午的時間, 就轉入這名堂新鮮的課裡. 最初幾堂課, 我最常興起的念頭是: 這剪剪貼貼的東西也可稱為藝術品嗎? 但這堂課的創作活潑沒死教條, 同學們都充滿了熱情創新及一堆點子, 我仍然很認真的上完兩季的課.

混合媒介藝術(Mixed Media)又稱綜合或複合媒材. 是二十世紀興起的藝術, 它風格獨特創新, 觀念大膽先進. 幾位西方開山始祖知名作品, 是幾張紙剪貼構圖而已, 或另加幾筆顏料, 在班上放幻燈片提及這幾個大師, 同學們侃侃而談, 我則左思右想不知要表達些什麼, 這樣的藝術概念在我的字典裡找不到辭彙來表達. 畢卡索在1900年初就已經開始發展他的綜合媒介創作, 我知道他的此類作品, 但似乎一點也不把它們放在腦海中.

我在TSA最喜歡的老師之一, 就是教混合媒介的女老師. 她上課經常披著一件日式短袍 或頸纏蠟染圍巾, 一頭鬆捲的長髮隨意的盤在頭上. 在她身上不只學到這門藝術的知識技巧, 最迷人的是她的風範. 她上課認真教學活潑, 而且為人內斂真誠. 後來得知她的旅行步跡遠至日本富士山腳下和不丹等地方. 對於她的作品帶著東方式留白構圖和淡淡禪意, 特別貼近我的心. 文化的奧妙, 就在這一絲絲的牽繫間讓我感動.

她經常帶著她的相機和電腦在課堂上操作, 外加材料: 剪刀膠布, 紙張畫筆, 織布蕾絲, 細砂碎石, 乾燥植物, 甚至鐵絲木條. 摒除傳統而靈活運用周遭隨手可取的材料做為創作媒介, 我常睜大眼睛新奇的看著這些東西, 想知道今天又要做什麼有趣的事. 這種創新的藝術, 沒有對與錯, 沒有美與醜, 構圖的平衡感和顏色的效應主導欣賞者的眼光, 背景故事和材料運用更增添作品的可看度.

混合媒介運用各式各樣的材料來創造藝術家的概念, 對我是個極大的挑戰, 當時的我除了紙筆畫布外, 不知要如何下手做一件藝術品, 感到非常得侷促困惑. 事後想來, 無非是觀念未開. 傳統藝術在歷史上獨領風騷千年之久, 各門各派的藝術風格興起, 掀起波瀾也只是近三百年來的事.

Picture

我清楚的記得第一堂課, 她要我們寫生一個靜物景, 完成後要我們剪或撕成一格格, 然後重新大拼貼成另一個沒物像的作品. 這是我跨入混合媒介創作的第一步, 我的第一張簡單的印刷作品也在這堂課完成.

有時我會想, 如果我晚個幾季來上這堂課, 心態和表現會更為深入. 幾位同學他們對混合媒介特別有興趣, 他們用許多生活中的個人物品, 玩具和收藏品來表達某些思想. 有兒時的記憶, 有多折的感情生活, 對大自然的愛好, 記錄自己的歲月足跡或純粹的表達自己. 有作品是雕在木板上, 有的是印在玻璃上或布上, 你想說什麼想怎麼說, 全憑自己的自由發揮. 有故事內容的作品聽起來格外令人有感覺, 有趣的發現, 我在這班碰到的同學, 很少在傳統繪畫班上遇見.

學期最後一堂課, 老師請全班到她的工作室做作品評論. 我們興奮得像小學生出遊, 直嘆息希望也有一個這樣完全屬於自己的創作空間. 不大但是個小型圖書室, 儲藏室, 工作室, 井然有序的安置自己的夢想. 隔年, 這位老師因為要專心創作就暫停教學.

我在學傳統藝術的路上接觸混合媒介藝術創作, 彷彿是走在條中規中矩的路上岔出去進入一條充滿探險興奮的路. 我很高興我誤打誤撞的上了這門課, 它開了我的眼界, 灌溉我單純的創作世界. 在我接下來的藝術史課程中, 當題目提到當代藝術的多樣性時, 我不會覺得陌生, 對於藝術欣賞的角度也開闊了.

Picture
這是兩幅16”x16”的畫布構成的立體作品, 上面有我乘坐的火車公車票根,有我壓克力調色紙板的殘餘顏料,有我上課的其他作品剪貼, 我吃的巧克力金銀色的包裝紙,帶著方向與速度的膠布和箭頭, 與拓印上去許許多多細小的字, 這字是作品的標題也是我上課的寫實,就叫CHAOS.

March 2009

Comments

    Categories

    All
    • Bilingual Articles (Eng/Ch)
    • 來自經驗與想法
    • 我在 Toronto School Of Art 做學生
    • ​畫說人生

    Archives

    March 2021
    January 2021
    November 2020
    October 2020
    August 2020
    July 2020
    May 2020
    April 2020
    January 2020
    December 2019
    November 2019
    October 2019
    September 2019
    August 2019
    March 2019
    February 2019
    January 2019
    October 2018
    September 2018
    August 2018
    July 2018
    June 2018
    February 2018
    January 2018
    December 2017
    October 2017
    September 2017
    August 2017
    July 2017
    June 2017
    May 2017
    April 2017
    March 2017
    February 2017
    January 2017
    December 2016
    November 2016
    October 2016
    September 2016
    August 2016
    July 2016
    June 2016
    May 2016
    April 2016
    March 2016
    February 2016
    January 2016
    August 2014

    RSS Feed

  • Home
  • Bio & CV
  • Art Work
  • Sketchbook
  • ​Writing | 畫說人生
  • Events
  • Contact